王者荣耀和阴阳师又掐起来了?这次到底谁抄谁
凌晨两点半,我正瘫在沙发上刷微博,突然看到热搜上挂着#王者荣耀素材疑似抄袭阴阳师#的词条,手里的薯片差点掉地上。好家伙,这俩顶流游戏又杠上了?作为玩了六年阴阳师、三年王者的老咸鱼,我赶紧爬起来开电脑查资料,结果越挖越有意思...
事件始末:从一张海报引发的血案
这事儿得从5月20号说起。王者荣耀官博发了套「峡谷国风」主题海报,本来挺正常的新皮肤宣传,结果评论区突然有人发对比图:
- 王者大乔-白鹤梁神女皮肤特效里的鲤鱼元素
- 阴阳师不知火典藏皮肤「蝶步韶华」的鲤鱼旗
放一起看确实像——都是蓝紫色调,鲤鱼游动的路径都带金色光点。更绝的是有网友扒出,王者外包画师去年在ArtStation发过阴阳师同人图,这下直接炸锅。
对比项 | 王者荣耀 | 阴阳师 |
发布时间 | 2023年5月 | 2020年8月 |
核心元素 | 技能特效中的幻影鲤鱼 | 皮肤特效中的灵力鲤鱼旗 |
色彩搭配 | 蓝紫渐变+金箔光效 | 靛蓝过渡+鎏金星点 |
深扒设计:到底算不算抄袭?
我翻出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》边查边挠头。法律上要认定抄袭得满足俩条件:
- 接触可能性(王者团队确实玩过阴阳师)
- 实质性相似(这个最麻烦)
问了好几个做游戏美术的朋友,说法特别分裂:
- 派派(原画师):「鲤鱼元素本身不算独创,但动态设计+色彩组合确实容易联想」
- 老K(技术美术):「粒子特效的曲线算法都不一样,就像说所有水墨风都抄火影」
最逗的是网易反应。阴阳师官博半夜发条「分享冷知识:锦鲤的游动轨迹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线」,配图是数学公式和游戏截图。这阴阳怪气的水平,我直接笑清醒了。
那些年游戏圈的抄袭罗生门
其实这种事儿早不新鲜。去年原神和塞尔达的争论还没完呢,往前数还有:
- 2017年《绝地求生》起诉《荒野行动》
- 2019年《剑网3》指控《天刀》轻功抄袭
- 2021年《英雄联盟》手游和《王者荣耀》互指UI雷同
但最后真正走到法律程序的少之又少。就像我学法律的表姐说的:「游戏玩法不受保护,美术素材的独创性认定又特别主观,维权成本比收益高多了。」
玩家视角:我们到底在吵什么
凌晨四点,我加的几个游戏群还在刷屏。发现个有趣现象:
- 阴阳师玩家更气「文化挪用」,觉得王者把和风美学包装成国风
- 王者玩家更烦「双标」,举例阴阳师当初也被质疑过抄袭《魔灵召唤》
翻聊天记录看到句特别真实的话:「说抄袭的怕是没见过早年页游,那才叫Ctrl+C/V。」这话虽然偏激,但确实反映个现状——在游戏这个创意密集行业,借鉴和抄袭的边界越来越模糊。
想起去年《黑神话:悟空》实机演示时,也有人挑刺说怪物设计像《只狼》。后来主美杨奇回应:「如果连这个程度都算抄,那所有FPS游戏都该给DOOM付版权费。」
行业困局:创新到底有多难
写到这儿天都蒙蒙亮了。泡了杯浓茶查资料,发现《2022中国游戏产业白皮书》里有组数据:
项目 | 数值 |
手游平均研发周期 | 8-14个月 |
角色原画设计工时 | 40-60小时/张 |
特效制作成本占比 | 占总研发15%-25% |
认识个在中小厂做策划的网友吐槽:「现在要求三个月出DEMO,参考竞品是最快方案。你以为我们不想创新?但试错成本全是打工人扛。」这话听着挺心酸的。
不过也有反例。去年爆火的《吸血鬼幸存者》开创了新品类,结果半年内冒出二十多款仿作。制作人在采访里说:「被模仿说明路走对了,我们要跑得更快。」
茶喝见底,窗外鸟开始叫了。最后说个观察:每次这类事件,真正受伤的可能是独立开发者。朋友小团队做的国风解谜游戏,就因某大厂「疑似借鉴」导致发行受阻。他们律师函都写好了,最后还是默默删了微博。
合上电脑前看了眼热搜,发现新词条是#王者荣耀供应商致歉#。点开看是家叫「原力数字」的外包公司发的声明,说「个别设计师擅自使用未授权素材」。评论区最高赞是:「懂了,临时工永不过时。」行吧,这结局倒也传统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