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奇活动经验分享:看别人怎么把饼干卖成爆款
上周带孩子去上烘焙课时,听到几位宝妈在讨论:"我们家烤的曲奇不比网红店差,怎么就是没人买?"这种困惑太常见了。今天咱们就扒几个真实案例,看看那些把曲奇卖出名堂的聪明人到底用了什么妙招。
一、社区主妇的逆袭之路
郑州的刘大姐原本在小区里卖手工曲奇补贴家用,前两年突然转型做"妈妈味道"体验课。她发现:
- 亲子组合拳:买曲奇送亲子烘焙体验券
- 场景化包装:饼干罐里藏手写食谱卡片
- 季节限定款:春节推出"金币巧克力曲奇"
现在她的工作室每月接待30+组家庭,连带曲奇销量提升4倍。有次我去探店,正巧碰到她在教小朋友用饼干模具,那场面比儿童乐园还热闹。
二、连锁咖啡店的秘密武器
星巴克2023年节日限定曲奇礼盒卖断货这事大家都知道吧?我找在供应链工作的朋友打听了些内幕:
产品策略 | 12星座主题+AR互动包装 | 数据来源:星巴克年度产品报告 |
销售渠道 | 咖啡+曲奇组合价便宜28% | 数据来源:尼尔森零售监测 |
用户留存 | 集齐6款送定制咖啡杯 | 数据来源:企业内部数据 |
有个细节很有意思,他们专门设计了适合蘸咖啡的厚切造型,这个小心机让复购率直接涨了17%。
三、网红品牌的流量密码
最近总刷到的"曲奇博物馆"你们见过吗?创始人小林跟我说了个趣事:有次他们把失败品做成"丑曲奇"盲盒,反而引发打卡热潮。他们团队有三板斧:
- 每周五下午3点准时发布新品预告
- 把顾客ID刻在定制款饼干上
- 和脱口秀演员联名"梗曲奇"
最绝的是他们开发了"饼干考古套装",用巧克力脆皮包裹曲奇,得用小锤子敲开吃。这种玩法让客单价从38元飙到128元,还不用愁传播素材。
四、公益项目的暖心操作
上海有个叫"甜味记忆"的公益项目特别打动我。他们组织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做曲奇,每个包装上都印着制作人的故事。有款海苔咸味曲奇,其实源自一位奶奶记忆里女儿小时候爱吃的零食。
项目发起人王老师说:"我们不做促销,但每季度开放日准备的体验装,总会被抢订成企业团购福利。"这种情感联结带来的转化率,比普通促销高3倍不止。
最近发现楼下面包店开始学这些套路,在曲奇罐里放种植卡——买饼干送向日葵种子。看着玻璃罐里冒出的小绿芽,突然觉得烘焙生意也可以很有生命力。或许下一个刷屏朋友圈的案例,就藏在某个妈妈厨房的烤箱里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