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蛋仔派对里做平面小猫?手残党也能3分钟学会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2点23分,我第18次把小猫耳朵捏成外星人触角之后,终于摸清了蛋仔派对编辑器里那些藏着掖着的技巧。今天就把这些血泪经验摊开来聊,保证比你看过的任何教程都实在——毕竟谁还没被那个反人类的镜像工具坑过呢?

准备阶段:别急着点开编辑器

很多人一上来就猛戳"新建"按钮,结果发现做出来的猫脸像被门夹过。先做好这三件事:

  • 偷摸观察真猫:打开手机相册翻你家主子的正脸照,注意耳朵和胡须的黄金比例
  • 清空组件回收站
  • :上次做失败的恐龙骨架还占着内存呢
  • 备好速效救心丸:当你的小猫第5次突然变成抽象派作品时...你懂的

实测好用的基础参数

部位 推荐图层数 致命雷区
耳朵 3层(外轮廓/内耳/高光) 间距小于1.2会变成兔耳
胡须 必须单独图层 曲线工具别超45°角

核心操作:从一团毛球到猫脸

现在打开编辑器,把那个总弹出来的"充值提醒"窗口拖到角落别管它。跟着我的节奏来:

蛋仔派对制作平面小猫教程

1. 画个不像土豆的脸型

椭圆工具拉出基础脸型后,立刻做两件事:

  • 在右下角把"边缘羽化"调到0.3-0.5之间(不然会像发面馒头)
  • 按住Alt键拖动锚点,能做出那种猫咪特有的下巴折线

突然想到上周帮邻居小孩改作业时,发现她画猫总忘记脸颊的凹陷处——就是胡须根部那个微妙的弧度。这个细节用蛋仔的节点微调功能最方便,具体操作是:

  1. 选中脸部轮廓
  2. 在7点钟方向双击添加锚点
  3. 往内侧拖动1-2个像素

2. 耳朵的量子力学

说真的,编辑器里画对称耳朵的难度堪比量子纠缠。我的野路子是:

  • 先画单侧耳朵并右键设为母本
  • 自由变换时同时按住Shift+Ctrl才能避免比例失调
  • 内耳绒毛用噪点笔刷轻轻扫两下就够了

(突然发现咖啡洒在键盘上了...擦一擦继续)当你觉得耳朵位置怎么看都不对劲时,试试这个邪门方法:把画面缩小到30%再观察,瞬间就能发现角度偏差——别问我原理,玄学。

那些没人告诉你的魔鬼细节

蛋仔派对制作平面小猫教程

凌晨3点41分,空调外机的声音像在嘲笑我又把猫眼间距调成了斗鸡眼。这几个参数建议拿小本本记下来:

特征 推荐数值 真人对比
瞳孔大小 脸宽的1/6 相当于现实中的5毛硬币
胡须长度 超出脸宽1.5倍 和你小拇指第一节差不多

重点说下尾巴的曲线陷阱:很多人直接用钢笔工具画,结果活像根冻僵的香肠。正确打开方式是:

  1. 用三个椭圆堆叠出基础形状
  2. 液化工具的"推挤"模式轻轻带出弧度
  3. 最后加0.8px的高光线条

(窗外有只野猫在叫...难道是我做的太像了?)说到这个,突然想起《虚拟形象设计手册》里提到过,猫科动物的动态平衡在平面设计中要转换成视觉重量——简单说就是耳朵尖和尾巴末梢要用浅色,不然看着头重脚轻。

保存前的最后检查

别急着点完成!把画面倒过来看5秒,如果觉得像:

  • 被踩扁的青蛙 → 调整耳朵角度
  • 生气的仓鼠 → 缩小瞳孔间距
  • 外星生物 → 重画胡须根部

最后唠叨个冷知识:蛋仔的渲染引擎对RGB值在220-230之间的白色特别友好,用这个范围画猫肚子会比纯白看起来更柔软。好了,天都快亮了,我得赶在邻居起床前测试下新做的小猫模型——希望这次别再被系统误判成"不明几何体"...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