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语言表情包系列是什么
阴阳师语言表情包系列是什么?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火起来的
凌晨三点,我第N次刷到朋友发的"阿爸生气了.jpg",终于忍不住打开搜索引擎——这破游戏的表情包到底有多少版本?怎么连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在用?
一、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套方言梗
2018年冬天,《阴阳师》官方整了个活,把游戏里式神的台词用各地方言重新配音。结果天津话版本的酒吞童子"来喝两盅"直接出圈,玩家们突然发现:当大江山鬼王说起相声,整个游戏画风都不对了。
- 东北话版茨木童子:"整啥呢老弟"
- 四川话版萤草:"莫挨老子"
- 广东话版大天狗:"饮茶先啦"
最绝的是上海话阎魔,那句"侬脑子瓦特啦"至今还是我们开黑群的祖传表情。当时官微评论区简直成了方言battle现场,河南玩家和福建玩家为"中不中"和"虾米"哪个更带感吵了三百楼。
二、表情包怎么就突然病毒式传播了
根据《移动互联网二次元用户白皮书》数据,这套表情的传播路径特别邪门:
传播阶段 | 典型现象 |
1.0时期 | 游戏群里斗图,主要用原版台词截图 |
2.0时期 | 大学生把方言台词P进表情包模板 |
3.0时期 | 非玩家开始用"阿爸"指代老板/导师 |
我表妹压根没玩过这游戏,但去年教师节愣是用"崽啊让为师生气"表情包刷屏朋友圈。后来发现她们全班都在用,因为"比熊猫头有新鲜感,又比蘑菇头克制"。
三、为什么偏偏是阴阳师?
仔细想想其实有迹可循:
- 角色人设够鲜明——高冷大天狗和逗比方言形成的反差萌
- 台词本身有梗——"非酋""欧皇"这些词早就出圈
- 美术素材太能打——随便截个图都能当壁纸
有次在奶茶店听见两个初中生讨论,穿lo裙的姑娘说:"用不知火的表情包显得比较有文化。"她同伴立刻反驳:"还是鬼切那个'我裂开了'更实用好吧!"
四、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
1. 最早上热搜的其实是台湾腔版本,但后来被成都玩家魔改的"川普"版抢了风头
2. 官方最初只做了6个方言版本,现在民间衍生版少说30+,连温州话都有(虽然90%玩家听不懂)
3. 日本玩家特别迷东北话版本,niconico上有个"中国方言阴阳师"合集点击破百万
凌晨四点半,我翻到2019年《计算机与传播》期刊的论文,里面说这种传播本质是"亚文化符号的在地化重构"...算了说人话就是:大家终于找到既能玩梗又不暴露智商的表情包了。
窗外煎饼摊开始支锅了,大爷手机里传来熟悉的机械女声:"支付宝到账——",接着是特别洪亮的一句"崽啊阿爸很失望"。得,这波文化输出连早点摊都沦陷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