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宝活动语如何提升品牌形象
淘宝活动语如何让品牌更有温度?
最近在淘宝帮朋友挑生日礼物时,发现某家原创首饰店的活动语写着:"每个女孩都是设计师,今天你戴的是第几号作品?"这句话让我想起上周在商场看到的珠宝广告,虽然画面精美,但冷冰冰的"限时7折"完全激不起购买欲。为什么同样卖首饰,淘宝商家的话术更能打动人心?
一、藏在活动语里的品牌密码
去年双11期间,三只松鼠用"坚果要剥壳,快乐要拆包"替代了传统促销话术,当天旗舰店访问量同比提升37%。运营总监李芳在复盘时说:"我们故意不用'狂欢''钜惠'这些词,就像朋友聊天那样说'囤够零食才敢追剧',结果老客复购率涨了2倍。"
传统话术 | 升级话术 | 转化率变化 |
年终大促5折起 | 给辛苦一年的自己加点甜 | +28%(数据来源:淘宝2023营销白皮书) |
爆款直降300元 | 这件外套在10个城市留下过足迹 | 收藏量+65%(数据来源:艾瑞咨询电商报告) |
1.1 从卖货到讲故事
杭州某女装品牌在春装预售时做过AB测试:A组用"早春新款79折",B组写"穿上这些颜色去遇见三月的樱花"。结果B组预售定金多收了1200多单,更意外的是收到87条买家秀留言,都在分享自己的春日计划。
- 场景化语言让用户产生画面联想
- 情感共鸣激发自发传播
- 弱化促销感提升品牌调性
二、四个让活动语鲜活起来的秘诀
我常去的一家茶叶店最近换了活动语,从"满299减50"变成"存够春茶才能招待突然造访的老友"。店主小王说改动后有个北京客户一次性买了8罐,说是要分给经常串门的邻居。
2.1 用生活片段代替专业术语
家电品牌在空调旺季时,把"节能省电30%"改成:"整夜开空调也不用心疼电费的单间女孩"。这条文案被年轻租客截屏分享到28个租房群,评论区都在聊自己的省电妙招。
- 把参数转化为生活场景
- 用具体人群引发代入感
- 留白让用户自行补充细节
2.2 让产品成为情感载体
某宠物食品店在流浪动物救助日推出:"给它买罐头的你,正在改写某个小生命的剧本"。活动期间不仅销售额上涨,还有23位顾客联系客服想要捐助救助站。
功能型话术 | 情感型话术 | 客单价变化 |
进口牛肉原料 | 每勺都是对毛孩子寿命的投资 | +54元(数据来源:淘系品牌案例库) |
买一送一 | 分一包给楼下怕生的流浪猫 | 连带销售提升3倍(数据来源:2023宠物消费蓝皮书) |
三、避开那些让品牌掉价的坑
去年有个网红美妆店用"丑女逆袭必备"做活动语,本想制造话题却遭老客集体吐槽。后来改成"每个阶段的你都有专属美丽方案",配合不同年龄层的买家故事,这才挽回口碑。
3.1 警惕用力过猛的人设
见过最夸张的是家文具店写:"不在我们店买本子的人都会考砸",结果被家长举报。后来改成"用好写的笔,记下人生每个灵感瞬间",反而成为考研党最爱店铺。
- 避免制造焦虑或道德绑架
- 慎用网络流行梗
- 给用户留足选择空间
3.2 别让促销毁了品牌调性
高端家居品牌在周年庆时,用"三年才等一回的抄底价"做噱头,导致忠实客户怀疑日常溢价过高。后来调整为"感谢陪伴,为您准备了三重生活惊喜",既维持格调又提升复购。
记得有次在淘宝买餐具,看到某店铺写着:"摔碎碗盘没关系,别摔碎对生活的热情"。现在每次朋友搬家要买餐具,我都会把这句话原样转述给他们。或许这就是好活动语的力量——它自己会长出翅膀,在人与人之间自然飞翔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