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信活动社交媒体推广策略:如何让用户主动帮你传播
最近和某电信公司市场部的小张聊天,他说每次策划活动最头疼的就是社交媒体推广。"明明预算没少花,转发量却总卡在三位数。"这让我想起去年帮本地运营商做推广时,用了个土办法——让用户觉得他们才是活动的主人。
一、选平台别贪多,重点攻破三类用户
就像买菜要挑当季的,选推广平台得看用户活跃度。去年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,电信用户在不同平台的分布很有意思:
平台类型 | 30岁以上用户占比 | 月活用户(亿) |
微信生态 | 62% | 12.5 |
短视频平台 | 38% | 7.2 |
本地生活平台 | 51% | 3.8 |
1. 家庭套餐瞄准微信社群
某省电信把"全家共享流量包"做成电子存折样式,用户转发到家族群能解锁额外权益。有个阿姨把存折截图发到广场舞群,结果带来27个新用户办理。
2. 年轻人优惠主攻短视频
在抖音发起最惨流量荒挑战赛,让用户用夸张表演展示流量不够用的场景。最高点赞的视频是大学生在食堂对着0KB/s的网速跳机械舞,播放量破800万。
3. 企业客户深耕钉钉/企业微信
开发了个智能客服机器人,能自动识别聊天记录里的"网络卡"、"断线"等关键词,推送专属企业宽带方案。某物流公司行政主管看到推送后,当场就签了200条专线的单子。
二、内容设计要像朋友聊天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研显示,用户对电信广告的信任度比三年前下降13.7%。但有个反常识的现象——带具体数字的吐槽类内容反而更受欢迎。
- 失败案例:"畅享极速网络"这类抽象口号
- 成功案例:"实测下载速度83MB/s,比隔壁奶茶店WiFi快6倍"
1. 把专业参数变生活场景
某市电信做5G推广时,让工程师拿着测速仪跑遍全城餐馆、商场、地铁站,拍成《网速探店》系列vlog。有期视频在牛肉面馆测速时,老板当场要求升级商用宽带。
2. 福利机制要像游戏任务
参考手游的日常任务系统设计奖励机制:
任务类型 | 参与率 | 平均带来用户数 |
每日签到 | 41% | 0.3 |
好友助力 | 28% | 1.7 |
UGC投稿 | 15% | 4.2 |
三、让用户主动传播的四个技巧
和某运营商新媒体团队取经时,他们透露了个秘诀——在活动页面埋了3个"社交钩子":
- 自动生成带个人编号的宣传海报
- 分享后解锁隐藏版流量包
- 邀请好友组队PK网速
有个外卖小哥为了拿到限量版"极速骑士"标识,发动整个站点同事参与活动。最后他们站点的推广量占了全市的18%。
1. 线下场景线上化
在营业厅设置AR合影区,用户扫描二维码就能生成带着虚拟5G符号的趣味照片。情人节那天,有个男生把合影发朋友圈表白,结果那条内容带来53个新用户咨询。
2. 客服话术要带社交属性
培训客服在解答问题时自然带出:"您这个问题特别典型,好多客户都问过。要不您截屏发个朋友圈,我给您申请个老客户专属福利?"
四、数据监控别只看表面
某地市电信原来只看转发量,后来发现要监测三级传播链:
- 一级传播:直接转发带来的曝光
- 二级传播:截图/二次创作内容
- 三级传播:线下口头传播
他们在活动页面加入地理位置水印,发现有个小区的传播量异常高。实地走访才发现,物业把活动海报贴在快递柜上,还专门建了咨询群。
1. 建立传播系数模型
计算每个种子用户带来的裂变层级:
用户类型 | 平均传播层级 | 价值系数 |
学生群体 | 2.3级 | 1.8 |
企业白领 | 1.7级 | 1.2 |
家庭主妇 | 3.1级 | 2.4 |
2. 设置动态奖励机制
当监测到某个区域的传播量达到阈值时,自动触发区域限定福利。比如某个大学城的传播量破万后,所有参与者都能额外获得校园网加速包。
最近听说小张他们公司试水了这套方法,现在每次活动传播量稳定在五位数。上周路过他们营业厅,看见几个阿姨正在教新用户怎么转发活动到广场舞群。玻璃窗上贴着的活动海报边角有点卷边,倒是显出了几分人间烟火气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