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"迷你世界野人改名史",我扒了整整三天资料
昨晚熬夜翻贴吧老帖的时候,突然看到有人问:"野人到底改过几次名啊?"结果底下二十多条回复全是各说各的。我这个强迫症当场就坐不住了,翻出三台旧手机登录不同时期的账号,把游戏文件更新记录全捋了一遍——这事儿还真挺有意思的。
先说结论:至少4次大改名
2016年9月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的时候,它顶着"野蛮人"的名字在测试服蹦跶。当时贴吧有个热帖在讨论建模,楼主说像"穿兽皮的原始人",结果三个月后官方真把名字改成了"原始野人"(2017年1月更新)。
- 第一代:野蛮人(2016.9-2017.1)
- 第二代:原始野人(2017.1-2018.4)
- 第三代:野人(2018.4-2020.11)
- 第四代:野人猎手(2020.11-2021.6)
- 第五代:野人(2021.6至今)
注意2020年那次改名特别迷惑,突然加了个"猎手"后缀,结果玩家在论坛疯狂吐槽说"听着像外卖骑手",七个月后又悄咪咪改回去了...
每次改名背后的骚操作
改名时间 | 版本号 | 可能原因 |
2017.1 | 0.9.5 | 配合"原始部落"主题更新 |
2018.4 | 1.2.0 | 国际版上线简化名称 |
2020.11 | 1.4.2 | 新增远程攻击特性 |
2021.6 | 1.5.8 | 玩家习惯性称呼反噬 |
最搞笑的是2018年那次,官方更新公告写的是"优化怪物命名体系",结果贴吧有人拆包发现,其实是因为当时野蛮人商标被抢注了(参见2018年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公告》)。
老玩家才知道的冷知识
在2017-2018年期间,游戏里其实存在过双命名的混乱期。安卓端显示"原始野人",iOS端却还是"野蛮人",这个bug直到1.2.0大更新才统一。我表哥那会儿用iPad玩的时候,死活不信我手机上的野人长得跟他不一样,为此我们还打过赌...
现在回头看这些改名,其实能发现开发团队的纠结:既想突出怪物特性,又得考虑玩家认知成本。2020年加"猎手"后缀本意是区分近战/远程单位,但老玩家早就叫顺口了,最后只能妥协。
凌晨三点翻到2019年的策划访谈,当时主美提到命名的原则是"不超过三个字,最好带'野'字",现在看来这条规则倒是贯彻得很彻底。不过下次要是再改名,建议提前在创意工坊搞投票,省得总被骂上热搜。
(突然发现文档里还躺着个未采用的"丛林野人"方案,看建模文件应该是2019年废弃的...算了这个改天再写吧,咖啡喝完了得去便利店补货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