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狮传承:南北狮艺与年味儿灵魂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大年初一清早,街坊四邻最期待的莫过于那阵由远及近的锣鼓声。红黄相间的狮头从巷口探出来,眨巴着大眼睛,跟着鼓点摇头晃脑——这份热闹,可是咱们中国人过年的灵魂。

舞狮这门老手艺的来头

相传唐朝那会儿,皇宫里突然窜进个怪兽,侍卫们举着火把敲着铜盆才把它吓跑。后来百姓们照着狮子模样扎了个威风凛凛的大家伙,逢年过节就抬出来驱邪纳福。到明清时期,光是广东佛山一地就有上百个狮班,老师傅们把拳脚功夫都融进了舞狮动作里。

南狮北狮大不同

要说这舞狮的门道,还得从南北两派的区别说起。广东的醒狮爱在梅花桩上翻跟头,北京的太狮就爱在平地耍把式。有回我在广州看狮队表演,那狮子居然能用爪子从屋檐上摘下一棵生菜,后来才知道这叫「采青」,讨的就是个吉利彩头。

类型 流行区域 服饰特点 看家本领
广东醒狮 珠三角地区 七彩绒球狮头 高桩采青
北京太狮 华北平原 金毛狮鬃长穗 平地翻滚
福建青狮 闽南地区 青面獠牙造型 叠罗汉

各地舞狮的看家绝活

在泉州开元寺门口见过「青狮白目眉」的造型,老辈人说这种青面狮专门治得了妖魔鬼怪。广西的壮族兄弟则喜欢用竹篾编狮头,轻巧得能顶在小孩头上耍着玩。

岭南醒狮三件宝

  • 七星鼓谱:咚咚锵的节奏藏着武功步法
  • 朱砂点睛:开光仪式要让狮子「活过来」
  • 柚子叶:表演前总要沾点清水洒洒场子

舞狮人的真功夫

去年在佛山祖庙见识过真正的狮王争霸,二十多米的高桩上,两个小伙子顶着十几斤的狮头,愣是走出凌波微步的架势。听老师傅念叨,现在年轻人学舞狮,光扎马步就要练三个月,比健身房撸铁累多了。

那些藏在动作里的门道

  • 眨眼抖毛:全靠手腕巧劲抖動机关
  • 啃痒打滚:模仿真狮子的生活习性
  • 三拜狮礼:对天地、观众和对手的敬意

正说着,巷子里的鼓点突然欢快起来。红狮子的嘴巴一张一合,叼住了店铺老板准备的红包。围观的娃娃们跳着脚拍手,卖干货的老李头趁机往人群里撒了把花生——这热腾腾的年味儿,可不就藏在这腾挪跳跃的狮影里么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