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上路的英文单词,老外到底怎么喊?
凌晨三点半,手机屏幕还亮着。刚被对面吕布越塔强杀的我突然愣住——这货公屏发了句"top diff",啥意思?后来才知道,原来老外管上路叫"top lane",跟咱们的"对抗路"完全不是一套称呼体系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,保证你看完在国际服喷人都能多几分底气。
一、为什么偏偏叫top lane?
刚入坑那会儿我也纳闷,地图明明是横着的,哪来的上下左右?后来看职业联赛英文流解说才明白,这称呼是从DOTA那会儿就传下来的老黄历。早期MOBA地图是斜45度视角,防御塔位置一摆,自然就分出了:
- Top lane(上方通路)
- Mid lane(中间直道)
- Bot lane(下方通道)
现在你打开王者荣耀国际版Arena of Valor,加载界面明晃晃写着"TOP"的位置,就是咱们国服战士们拼刺刀的地方。
1.1 国际服常用术语表
中文术语 | 英文对应 | 例句 |
对抗路 | Top lane/Solo lane | "I'll go top"(我去上路) |
兵线 | Minion wave | "Freeze the wave"(控线) |
河蟹 | River crab | "Steal their crab"(偷河蟹) |
二、上路黑话生存指南
去年在巴西服务器单排时,队友突然喊"jungle gank top at 1:30",我程咬金还在那傻呵呵清兵。结果对面打野配合哪吒准时越塔,屏幕黑白那刻才反应过来——人家这是在报点啊!
国际服常见的上路交流套路包括:
- Bait ping(诱敌信号):发个"请求集合"然后躲草丛
- MIA call(消失警告):"top missing"表示对面战士不见了
- Freezing(控线战术):把兵线卡在塔前恶心对手
特别要注意的是,英文交流里时间单位都是分钟:秒数格式。比如"ult up in 0:45"就是说大招还有45秒冷却,这可比中文的"等我大招"精确多了。
2.1 英雄名称对照陷阱
第一次听队友说"watch out for Yena"时我满头问号,后来查英雄列表才发现说的是夏洛特。国际服有些英雄命名特别迷惑:
- 花木兰 = Butterfly
- 铠 = Arthur
- 吕布 = Lu Bu(这个倒很直白)
最坑的是东皇太一,英文名叫Tulen,打团时听到"focus Tulen"千万别愣神。
三、文化差异引发的血案
有次我用关羽,残血时菲律宾队友突然发"top recall"。我以为让我回城,结果人家是叫我撤退到二塔(recall在MOBA术语里特指回城)。就这几秒理解偏差,对面马超直接戳穿了我的复活甲。
欧美玩家特别喜欢用缩写,比如:
- GLHF = Good luck have fun(赛前礼貌用语)
- SS = Stay safe(小心gank)
- NT = Nice try(安慰队友)
但碰到俄罗斯队友就要小心了,他们可能突然飙出一串西里尔字母。有回我亚瑟正在清线,突然看到公屏闪过"я иду",三秒后就被中野辅三人越塔——后来才知道这是俄语的"我来了"。
凌晨四点的手机光映着黑眼圈,突然发现游戏里吕布的方天画戟在英文版里叫Halberd。这种细节就像彩蛋,知道的人不多,但知道了就能在跨国开黑时多几分默契。下次再听到"top prio"(上路优先),记得那是在喊你帮忙抢河道之灵呢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