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老活动节目有哪些吸引人的环节?
深秋的风吹黄了银杏叶,又到了喝菊花酒、插茱萸的日子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之一,重阳节总带着几分暖心的烟火气。今天就带大家盘点那些让男女老少都挪不开脚步的经典活动,既有传承千年的老传统,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玩法。
一、骨子里的老传统
要说重阳节的"原汁原味",还得看这几项老祖宗传下来的看家本领。
1. 登高望远晒秋色
在福州鼓山,每年重阳登山的人群能从清晨排到日暮。老茶客们背着保温壶,走两步歇三脚,就为在山顶凉亭泡壶茉莉花茶。年轻人倒爱搞些新花样,去年三坊七巷组织的汉服登山团,两百多号人提着纸质灯笼夜爬鼓岭,远远望去像条流动的星河。
- 必备道具:轻便登山鞋、防风外套、应急药品
- 隐藏彩蛋:白云洞的素斋面,登顶后吃格外香
2. 赏菊宴饮会知交
开封龙亭公园的菊花展办了三十多届,老师傅们能用悬崖菊搭出三米多高的花塔。去年最火的要数"菊花火锅",把食用菊和肥牛卷一起涮,清汤锅底能尝到淡淡花香。要说讲究,还得看扬州盐商后人的家宴——菊花瓣拌海蜇头,配上十年陈的桂花酿,这滋味给个神仙都不换。
经典赏菊地 | 特色品种 | 观赏期 |
北京北海公园 | 墨荷(黑菊) | 10月15-25日 |
杭州植物园 | 绿牡丹(绿菊) | 霜降前后 |
二、玩出花样新创意
现在的重阳节可不止喝茶爬山,这些新节目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机。
1. 银发模特T台秀
上海静安区的社区活动中心搞了个老年时装周,70岁的王阿姨穿着改良旗袍走猫步,手机直播点赞破十万。更绝的是"祖孙穿搭挑战赛",孙子穿爷爷的中山装,奶奶套孙女的破洞牛仔裤,笑料百出又温馨。
- 吸睛秘诀:混搭传统纹样与现代剪裁
- 加分道具:老式怀表、刺绣披肩
2. 记忆茶馆故事会
成都宽窄巷子的茶馆里,说书人改讲重阳往事。李大爷说起六零年代粮票换重阳糕的趣事,张大妈回忆第一次带女婿登青城山的糗事。最有意思的是"方言接龙",用各地方言说吉祥话,东北话遇上广东腔,笑倒一片老街坊。
城市特色活动 | 创新点 | 参与人次(2022) |
广州 | 醒狮登高 | 1.2万 |
西安 | 重阳秦腔快闪 | 8000+ |
三、藏在细节里的温度
真正打动人心的,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心思。
1. 茱萸香囊DIY
苏州拙政园的手作工坊里,奶奶们教年轻人缝中药香囊。把茱萸、艾叶、薄荷叶按比例装袋,针脚歪了也不打紧。00后小陈给香囊绣上电竞战队logo,说要挂在书包上驱邪,逗得老人们直乐。
2. 全家福摄影棚
社区广场搭起的临时影棚格外热闹,背景布印着重阳诗词。最受欢迎的是四世同堂专区,刚会走路的小娃娃和百岁老太坐在太师椅上,闪光灯亮起的刹那,连摄影师都红了眼眶。
秋阳透过雕花窗棂,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光影。蒸糕的香气从巷尾飘来,混着菊花酒的醇厚,这就是重阳节该有的味道。下回经过社区活动中心,记得看看公告栏,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精彩等着你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