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厘子促销季,这些法律细节老板们得留个心眼
周六早市的生鲜区热闹得像个菜市场,王老板正往摊位上搬整箱的智利车厘子。"买三斤送半斤!"的红色横幅刚挂上,就有大妈凑过来问:"小伙子你这果子保甜吗?上次在隔壁买的说是JJ级,回去一尝酸得倒牙..."
价格标签里的门道
老张的水果店上周刚被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,就因为促销价签右下角那行小字写着"限会员专享",但字体小得要用放大镜看。根据《价格法》第十四条,这种"先提价再打折"的操作要是被查实,轻则整改,重则5万起步罚款。
- 价签字号不得小于4号汉字
- 促销期限要明确到具体日期
- 原价需是最近七日最低成交价
违规行为 | 典型案例 | 处罚依据 |
虚构原价 | 某超市标注"原价98元"实际从未销售(上海市监局,2023) | 《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》第六条 |
模糊促销条件 | "满减活动"未说明需特定支付方式(杭州市中院,2022) | 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条 |
广告词不能随便喊
李姐的抖音直播间最近被下架了车厘子链接,就因为她说了句"糖尿病人都能吃"。根据《广告法》第四条,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宣传,平台收到举报必须48小时内处理。现在她学乖了,介绍产品时总会加上句"具体功效请咨询专业医师"。
食品安全红线碰不得
去年春节前,某连锁超市因销售霉变车厘子被索赔12万元。按照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三十四条,生鲜水果的临期处理必须符合两个硬指标:
- 距离保质期届满>3天的可打折促销
- 到期前24小时必须下架
冷库温度藏着大学问
赵师傅的冷链车温度记录仪上个月坏了三天,他想着反正冬天温度低就没报修。结果抽检时被发现车厘子储存温度超标,整批货被扣押。按《GB 20799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要求,车厘子运输必须全程保持0-4℃,误差不得超过±1℃。
开发票也有讲究
大学生小王做代购被顾客索要发票时犯了难,他根本不知道个人销售农产品月收入超10万就要办临时税务登记。根据《增值税暂行条例》第十五条,像他这种"自产自销"的情况,虽然免征增值税,但必须提供收购凭证。
市场西头新开的进口水果店正在培训收银员:"顾客买199元礼盒要主动问是否需要发票,扫码支付备注栏记得填'车厘子2kg装'"。玻璃门上贴着刚更新的《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细则》,第三条用加粗字体写着:"生鲜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可退换"。
常见纠纷 | 合规处理方式 | 法律依据 |
重量不足 | 补足差额或退差价(江苏省消协指引) | 《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》 |
规格不符 | 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(智利水果出口协会标准) | 《进口水果标签管理办法》 |
傍晚收摊时,隔壁摊主老马凑过来嘀咕:"听说东区老刘家因为用甲醛保鲜剂被查封了?"王老板擦着柜台头也不抬:"可不是嘛,他那批货现在还在食药监的实验室冻着呢。咱们做这行啊,规矩比运气重要。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