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e付活动的媒体覆盖:一场全民参与的支付狂欢
最近在便利店买早餐时,听到收银台前两位阿姨聊得火热:"你用过那个爱e付的红包没?我闺女教我在超市省了二十多块呢!"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这个支付活动已经渗透到咱们生活的各个角落。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场席卷全国的支付革命到底是怎么通过媒体铺开的。
一、传统媒体的"地毯式轰炸"
要说覆盖面,还得从最老牌的传播渠道说起。上周三早上七点,我正在厨房煎鸡蛋,突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熟悉的广告旋律——"爱e付,支付更轻松!"原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《新闻纵横》正在报道活动盛况。
- 电视媒体:央视财经频道连续三周在黄金时段插播活动纪录片
- 报纸媒体:《经济日报》头版用1/4版面解析活动商业模式
- 广播电台:覆盖全国32个主要城市的交通广播实时播报活动进展
1.1 电视媒体的沉浸式传播
记得上周五晚上看《奔跑吧》时,节目里居然出现了明星用爱e付扫码买水的剧情植入。这种"润物细无声"的传播方式,让坐在沙发上的老妈都忍不住问我:"这个支付是不是特别安全?"
媒体类型 | 覆盖城市 | 日均触达人次 | 典型内容 |
---|---|---|---|
卫视广告 | 全国31省 | 1.2亿 | 15秒品牌宣传片 |
新闻专题 | 重点城市 | 4300万 | 消费者使用案例深度报道 |
二、网络媒体的病毒式传播
前天在公司茶水间,听到实习生小王兴奋地说:"我在B站看到个超搞笑的支付教学视频!"点开他分享的链接,发现是爱e付官方账号发布的《当代年轻人支付图鉴》,魔性的鬼畜剪辑配上洗脑神曲,播放量已经破800万。
2.1 社交平台的裂变效应
微信群里最近总能看到这样的消息:"帮我砍一刀!爱e付的满减券马上到手了~"这种社交裂变玩法搭配精准的媒体投放,就像在朋友圈里扔了个深水炸弹。
- 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8亿次
- 抖音挑战赛视频投稿量达240万条
- 小红书种草笔记日均新增1500+篇
三、线下场景的沉浸体验
昨天去商场买衣服,发现收银台摆着醒目的活动立牌。导购小姐姐笑盈盈地说:"用爱e付付款可以抽盲盒哦!"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媒体策略,让支付行为变成了充满惊喜的游戏。
场景类型 | 覆盖网点 | 特色活动 | 参与人次 |
---|---|---|---|
商超卖场 | 2.8万家 | 满100减30 | 日均120万 |
餐饮门店 | 5.6万家 | 随机立减 | 日均95万 |
3.1 城市地标的视觉冲击
上周路过市中心,发现那个号称"城市之眼"的LED巨幕正在轮播爱e付的创意广告。画面里不同年龄、职业的用户都在用同一种支付方式,这种具象化的场景呈现,让路过的外卖小哥都忍不住停下来拍照。
四、特殊群体的精准触达
社区菜市场的王大爷最近逢人就显摆:"我手机支付可溜了!"仔细一问,原来是居委会组织的"银发族支付课堂"教会的。这种下沉到社区的媒体传播,让科技不再有年龄门槛。
- 老年大学开设68场专场培训
- 农民工集中居住区布置520块宣传栏
- 校园食堂推出"开学季专属优惠"
傍晚遛弯时,看见小区快递柜上贴着活动海报。旁边取快递的小姑娘边扫码边嘀咕:"这个月已经省了八十多块..."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,柜门开合的提示音混着蝉鸣,仿佛在给这场支付革命打着节拍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