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长虫后应该使用什么产品?看完这篇就懂了
上周在小区遛弯,碰见邻居老张胳膊上起了一串红疹子,他说是在河边钓鱼被虫子咬了。这种事儿在咱们生活中太常见了,特别是夏天去郊游、爬山或者家里养宠物,都可能遇到皮肤寄生虫的问题。到底该怎么正确处理?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。
一、先搞明白是哪种虫子作怪
根据《中国皮肤科杂志》2023年的研究数据,常见皮肤寄生虫主要有三大类:
- 螨虫类:像疥螨会引起疥疮,尘螨导致过敏性皮炎
- 昆虫类:跳蚤、虱子、蜱虫这些吸血小东西
- 寄生虫幼虫:比如钩虫的丝状蚴会引发匐行疹
1.1 症状自查小技巧
前天陪媳妇去社区医院,刘大夫教了个简单的辨别方法:
- 晚上特别痒→可能是疥疮
- 皮肤下有会动的红线→考虑钩虫幼虫
- 叮咬处有黑点→警惕蜱虫残留口器
二、必备的居家处理产品
上次表弟去露营被蜱虫咬,急诊科王主任给的建议特别实用,整理成表格大家保存好:
产品类型 | 代表成分 | 适用场景 | 注意事项 |
驱虫药膏 | 氯菊酯(Permethrin) | 疥疮、头虱 | 孕妇慎用 |
消毒洗剂 | 聚维酮碘 | 叮咬伤口 | 避免入眼 |
抗组胺凝胶 | 盐酸左西替利嗪 | 止痒消肿 | 破损皮肤禁用 |
数据来源:《美国皮肤病学会治疗指南(2022版)》 |
2.1 药店里买得到的实惠好物
上个月丈母娘被跳蚤咬,皮肤科李医生推荐这几个:
- 硫磺软膏:对付疥虫效果拔群,记得全身涂抹
- 林旦乳膏:快速杀灭虱子,但儿童要稀释使用
- 炉甘石洗剂:止痒神器,摇匀再涂抹
三、特殊情况要当心
同事老周去年爬山遇到蜱虫,处理不当引发感染。记住这些危险信号:
- 环形红斑持续扩散
- 出现发热、头痛症状
- 叮咬处化脓流黄水
3.1 儿童处理要更仔细
小侄女去年染上头虱,儿童医院张护士长教的方法:
- 用密齿梳沾白醋梳头
- 床单用60℃以上热水烫洗
- 避免使用含农药成分的灭虱剂
四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最近帮朋友收拾流浪猫,宠物医院给的防护建议:
- 外出喷含避蚊胺(DEET)的驱虫剂
- 回家后立即洗澡换衣服
- 定期给宠物做体外驱虫
记得上个月去农贸市场,看到有卖中药驱虫香囊的。虽然闻着挺提神,但《中华预防医学杂志》最新研究显示,这些传统方法对现代寄生虫预防效果有限,还是建议配合现代医学手段。
昨儿个在药店看到新上架的驱虫手环,药剂师王姐说关键看成分表。含有伊默宁(Picaridin)的产品防护时间更长,特别适合需要长时间户外作业的朋友。不过要给家里老人买的话,还是选无香型更稳妥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