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阳春节活动里的“心跳时刻”:那些让人脊背发凉的恐怖游戏
走在揭阳老城区的石板路上,阿伯正在用潮汕话吆喝“正月十五游神赛会要扮黑白无常咯”,街边阿婶把刚蒸好的鼠曲粿递给我时说:“后生仔敢不敢去祠堂试胆?”春节期间的揭阳,总能在红灯笼和鞭炮声里找到几分让人汗毛直竖的刺激。
一、藏在年俗里的惊悚彩蛋
老一辈人常说“过年要镇得住邪祟”,没想到这些习俗成了现在年轻人追捧的另类游戏。
1. 榕城夜游“鬼灯笼”
进贤门城墙根下,每到除夕夜就会出现提着白灯笼的游荡者。这些灯笼用竹骨扎成骷髅造型,烛火从空洞的眼窝透出来,照得青石板忽明忽暗。本地导游陈叔告诉我:“以前是给孤魂引路,现在成了年轻人拍照打卡的暗黑景点。”
- 体验时间:除夕夜23:00-初一凌晨2:00
- 恐怖指数:★★★☆☆(灯光效果加成)
2. 祠堂密室逃脱
揭东区郑氏宗祠今年搞了个新花样——用祖宗牌位当谜题道具。参与者要在香烛熄灭前,根据族谱线索找到对应的先祖灵位。祠堂管理员老郑挠着头说:“后生家说比鬼屋刺激,其实我们就是想让年轻人多认认祖宗名字。”
活动项目 | 榕城鬼灯笼 | 祠堂密室 |
适合人群 | 摄影爱好者 | 解谜高手 |
文化依据 | 《揭阳民俗志》记载的引魂习俗 | 潮汕族谱文化研究(2019) |
二、新生代搞鬼新玩法
奶茶店老板小林把珍珠奶茶改成“孟婆汤”,电影院午夜场专门放映80年代潮语鬼片,这些商业鬼点子让传统年味多了几分另类趣味。
1. 妈宫前剧本杀
双峰寺旁边的空地搭起了临时戏台,玩家要穿着戏服完成“鬼差抓替身”的任务。道具师阿慧正在调整纸扎牛头的角度:“我们参考了《永乐大典》里潮州府志的记载,这些鬼怪造型都是有出处的。”
2. 微信抢孤游戏
原本在七月半举行的抢孤活动被搬到了微信群,群主每天半夜发“幽灵红包”,抢到最少的人要完成诸如“在宗祠前念往生咒”的惩罚任务。活动策划小陈说:“上元节那晚的参与人数比春晚摇红包还多。”
三、心跳游戏安全手册
榕城区文旅局最近在景点放置了电子鞭炮形状的应急灯,东山区派出所民警老许提醒:“玩‘鬼抓人’别跑进未开放的老宅,去年有个后生仔踩塌了西马路的老阁楼。”
街角的灯笼铺飘来竹纸的清香,阿叔把新扎的电子鬼火灯笼挂上屋檐。远处传来年轻人试胆的尖叫声,和祠堂里祭祀的潮剧唱腔混在一起,构成了揭阳春节特有的热闹与惊悚交响曲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