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在聊"阴阳师第一花魁"时 到底在聊什么?
凌晨三点盯着游戏界面发呆时,突然意识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几乎所有阴阳师老玩家提到"花魁"都会条件反射想到某个式神,但真要较真问"第一花魁是谁",反而会出现各种版本的答案。这就像问"北京最好吃的卤煮"一样,永远能吵出八百个版本。
被误解的"花魁"原意
先得掰扯清楚,游戏里压根没有官方认证的"花魁"头衔。这个称呼最早是玩家社区根据三个特征自发形成的标签:
- 绝美皮肤数量超标(特别是带花魁元素的)
- 剧情里明确有风月场设定
- 战斗时自带花瓣特效
要是按江户时代真实花魁标准来卡,游戏里90%的候选者都得淘汰。真实历史上的花魁可不是单纯头牌艺伎,人家要掌握和歌、茶道、香道、三味线,走路姿势都有严格规定——这些在游戏角色设定里基本都被简化成"拿烟管/撑纸伞/穿十二单"的视觉符号了。
四大争议选手实力对比
翻遍所有式神档案,真正符合玩家共识的其实就四位(别杠,杠就是你对):
式神 | 核心证据 | 致命短板 |
不知火 | 离岛歌舞伎町设定+觉醒皮直接叫"蝶步韶华" | 本质是妖怪而非人类 |
御馔津 | 丰收皮肤系列自带麦穗元素 | 农神信仰混搭风月违和 |
彼岸花 | 三途川引渡人设定+花瓣特效 | 更接近冥界使者 |
妖刀姬 | 战国花魁皮剧情明确标注 | 本体是兵器化形 |
不知火:全民白月光
2019年不知火降临那会儿,整个平安京都在发疯。我清楚地记得寮里有个秃子连抽328抽不出货,最后在频道里嚎"阿离不爱我"。这个式神把花魁美学玩到极致——觉醒皮裙摆的暗纹是真实存在的京都西阵织纹样,移动时还有"沙沙"的绢帛摩擦音效。
但较真起来,不知火传说原型是九州海域的火灾异象,游戏里给她强加"离岛歌姬"设定其实算二创。就像《源氏物语》里六条御息所变成般若的桥段,属于后世演绎。
妖刀姬:官方认证的bug
2021年出的"战国之刃"皮肤直接写明"曾为织田家豢养的花魁",这应该是游戏里最硬的认证。但矛盾点在于,妖刀姬本体是把太刀,化形前根本不可能接客。皮肤剧情里那段"用刀刃为客人削苹果"的描写,怎么看都像是策划喝大了写的。
被遗忘的真·专业人士
其实有个冷门SR式神完全符合条件——烟烟罗。人家在《百鬼夜行》原著里就是罗生门的妓女怨灵所化,游戏里虽然改成烟鬼妖怪,但烟管、云鬓、慵懒语调这些元素一个不少。可惜强度太低,渐渐就被遗忘在仓库角落了。
- 普通攻击动作是吐烟圈
- 战斗胜利台词"要再来一管吗?"
- 皮肤"青行夜灯"直接复刻吉原游廓装扮
有次深夜刷御魂碰到个用烟烟罗的大佬,队伍频道突然冒出来句:"你们不觉得她才是专业对口吗?"当时整个队伍沉默了三分钟——可能都在翻式神录确认。
为什么这个称号经久不衰?
仔细想想,"花魁"在游戏里早就不是职业定位,而成了某种视觉记忆锚点。就像《阴阳师》美术组自己说的(见2020年《网易游戏设计年鉴》),他们刻意把平安京塑造成"浸泡在月光与香粉里的幻想都市",所有女性式神都带着若隐若现的脂粉气。
这种集体印象强大到什么程度?去年出的新式神"夜刀神",明明是个男角色,就因为有段剧情里披了件绣金纹的羽织,当天贴吧就冒出个帖子:《理性讨论夜刀神算不算阴阳师第一男花魁》...
窗外天都快亮了,游戏里不知火又跳起了那支永远跳不完的离岛之舞。突然觉得所谓"第一花魁"之争,本质上是我们这些玩家在给虚拟角色加载自己的人间想象。就像江户时代的客人明知吉原游廓是幻梦一场,还是愿意为那些染黑牙齿的姑娘一掷千金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