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泥蛋仔派对水杯制作指南:手残党也能玩转的治愈手工
凌晨两点半,我的第三杯咖啡已经见底,桌上堆着五六个歪七扭八的陶泥半成品——这周第三次尝试做蛋仔派对水杯了。说来你可能不信,上周路过手工店看到那些萌出血的蛋仔杯,我当场就拍了张照片发闺蜜群:"这周末必须搞出来!"结果现实狠狠打了脸...
一、为什么你的陶泥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?
我踩过的坑简直能写本《陶泥翻车大全》:晾干时开裂、上色后掉渣、烧制完发现杯口是椭圆的...后来在陶艺工作室蹲了三个周末才搞明白,选泥巴比选男朋友还讲究。
- 新手必入:低温陶泥(烧制温度700℃左右)
- 进阶选择:中温陶泥(1000-1200℃)
- 避雷专区:某宝9.9包邮的"儿童陶泥"基本是橡皮泥
工作室老师傅教我的土办法:揪一小块泥搓成条,能弯成U型不开裂的才算及格。有次我贪便宜买了杂牌泥,晾干时裂得像东非大裂谷,气得直接团成球扔了。
二、工具清单比想象中简单
刚开始被各种专业工具吓到,其实家里现成的就能凑合:
必备工具 | 平替方案 |
陶艺转盘 | 旧唱片+润滑油 |
修坯刀 | 冰淇淋勺+钢尺 |
海绵 | 厨房百洁布 |
最搞笑的是有次找不到切割线,我用老婆的头发丝代替(别学!后来被骂了三天)。现在我的秘密武器是牙科用的那种不锈钢调刀,修细节比专业工具还顺手。
2.1 蛋仔五官制作神器
做那些圆滚滚的眼睛嘴巴时,我试过用吸管、笔帽甚至大蒜头压模。后来发现美甲店的点珠笔才是yyds,五块钱一套有十几种尺寸,压出来的小圆点比圆规画的还标准。
三、分步教程(血泪经验版)
现在说正经的,跟着我做至少能保证不倒:
- 揉泥:像揉面一样揉20分钟,直到掰开没有气泡孔
- 定中心:把泥团摔在转盘正中间(这步我练了俩小时)
- 开孔:大拇指垂直往下压,别学我第一次斜着戳穿底
上周教邻居家小孩做,他非要把杯壁捏成波浪形,结果烧出来像被狗啃过的薯片。建议新手先做直筒杯型,等手法稳了再玩花样。
3.1 蛋仔灵魂塑造法
水杯主体做好后,揪小团泥做耳朵/手脚:
- 接合处要用牙签划毛边
- 抹泥浆比浇水更牢固
- 五官最后贴,位置不对还能改
有次我手贱把眼睛贴歪了,硬是凹成了wink造型,现在成了我家最抢手的"限定款"。
四、烧制避坑指南
说多了都是泪的环节:
错误操作 | 翻车现场 |
没彻底晾干就进窑 | 炸成陶泥地雷 |
釉料涂太厚 | 流淌成熔岩蛋糕 |
升温太快 | 裂出哥窑冰裂纹 |
我家烤箱最高230℃,试过低温慢烤4小时也能将就用。不过现在学乖了,花五块钱去陶吧蹭他们的电窑,省心又安全。
五、上色玄学大公开
第一次用丙烯颜料画完,冲个水就掉色,气得我差点把杯子吃了。后来发现:
- 釉下彩:烧制前画,颜色会变但牢固
- 釉上彩:烧制后画,要喷定画液
- 偷懒法:直接用彩色陶泥拼接
现在我的秘方是水粉颜料+白乳胶1:1混合,画完喷三层发胶(别学,专业人士要骂的),放办公室用了半年还没掉色。
凌晨三点四十,刚给新做的情侣杯画完最后一只眼睛。老婆睡眼惺忪出来倒水,看到桌上并排的"龇牙咧嘴"杯笑出声:"丑萌丑萌的,明天带去公司炫耀。"你看,手工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——虽然我的黑眼圈都快垂到下巴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