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的背景故事,到底讲了个啥?
凌晨三点,我又在翻第五人格的推演日记。这游戏背景故事像块发霉的蛋糕——表面看着精致,挖开来全是暗黑馅料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,这个让3000万玩家着迷的诡异世界观到底值不值得入坑。
一、核心设定:维多利亚时代的捉迷藏
游戏把时间锚定在19世纪英国,这个选择很妙。工业革命刚结束的年代,阶级矛盾和科学狂热就像两瓶摇晃的汽水,随时可能爆炸。你看:
- 疯人院用活人做电疗实验(参考真实历史)
- 侦探社接的都是豪门丑闻案子
- 连园丁的推演里都藏着童工黑幕
最绝的是把"监管者vs求生者"包装成贵族游戏。还记得开场CG吗?欧利蒂丝庄园的邀请函写着"来参加特别的游戏",实际上就是把杀人当娱乐的死亡派对。
二、角色故事:全员恶人?不,是全员悲剧
刚开始玩觉得角色非黑即白,后来发现每个人的推演任务都在打脸:
角色 | 表面身份 | 隐藏真相 |
医生 | 救死扶伤 | 非法堕胎的黑诊所老板 |
小丑 | 马戏团演员 | 被灌水银致幻的受害者 |
红蝶 | 歌舞伎 | 被迫嫁给变态收藏家的艺妓 |
就连最阳光的空军玛尔塔,推演到后面会发现她亲手击毙了叛变的未婚夫。这种全员带伤的设定,比现在很多影视剧的傻白甜女主强多了。
2.1 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
游戏里散落的信件特别值得玩味:
- 厂长的日记提到"丽莎的病需要特殊治疗",后来我们知道是拿活人做器官移植
- 疯人院病历显示26号病人每天被注射"镇静剂",其实是致幻剂
- 律师的合同条款里藏着人口贩卖的密码
三、叙事手法:用碎片拼出黑暗童话
这游戏最聪明的是不讲完整故事。就像拼图故意少给几块,让你自己联想:
- 推演任务要解锁关键记忆
- 皮肤背景藏着平行时空
- 赛季精华名称都是线索
比如"今夜不再"的玫瑰手杖,暗示杰克在杀人前会给受害者送玫瑰。这种克苏鲁式的叙事,比直接甩你脸上一个恐怖故事高级多了。
四、文化考据:东西方恐怖的缝合怪
制作组明显啃过不少资料:
- 红蝶的"月相"技能来自日本阴历
- 黄衣之主的触手致敬了《印斯茅斯的阴霾》
- 疯人院地图复刻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庇护所
但有些设定也引发争议,比如祭司的"门之钥"被指挪用印第安文化。不过比起某些魔改历史的游戏,至少第五人格的考据还算用心。
写着写着天都亮了,游戏里正好传来晨钟声。要说这背景故事好不好?它就像那封沾着血渍的邀请函——明知危险却让人忍不住拆开。毕竟在这个快餐游戏时代,肯花五年时间慢慢铺陈暗线的作品真的不多了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