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视频活动如何让旅业“活”起来?这7个真实玩法太绝了
最近两年,刷着刷着短视频就订机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。张家界天门山的云海刚在抖音上火起来,下个月景区接待量就翻了倍;西安大唐不夜城的"不倒翁小姐姐"在快手获得2亿播放量,直接带火整条步行街的夜间经济。这些现象背后,藏着旅业与短视频深度融合的密码。
一、景区营销的流量新密码
过去旅行社在路边发传单的场景,现在变成了手机屏幕里的15秒视觉冲击。重庆洪崖洞的夜景在抖音连续7天占据同城榜TOP3,游客量同比增长135%。运营负责人老周透露:"我们专门组建了5人短视频小组,每天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拍摄角度,连江面游船的灯光亮度都跟着短视频流量走。"
1. 打卡点设计的流量思维
- 杭州某茶园用无人机编队表演创造夜间引流点
- 桂林漓江推出"20元人民币同款竹筏体验"专属tag
- 九寨沟在修复期通过慢直播维持游客关注度
平台 | 旅游类内容日均播放量 | 用户互动转化率 | 数据来源 |
抖音 | 28亿次 | 3.7% | 巨量算数2023年报 |
快手 | 15亿次 | 2.1% | 快手磁力引擎数据 |
微信视频号 | 9亿次 | 1.8% | 腾讯2023Q4财报 |
二、用户参与感的全新打开方式
去年秋天,长白山景区发起的寻找第一片雪话题下,3万多名游客自发上传短视频。景区运营总监小林说:"我们设置了20个隐藏打卡点,找到3个就能兑换滑雪票,这种玩法让淡季客房预订率提高了60%。"
2. 内容共创的魔力
- 敦煌研究院邀请游客拍摄"壁画复原挑战"
- 三亚某酒店推出短视频订房优惠码
- 西安城墙用AR特效还原古代守城场景
三、危机公关的柔性解法
今年雨季黄山遭遇突发山体滑坡,景区官方账号立即启动24小时直播,用航拍镜头展示抢修进度。工作人员小张回忆:"评论区从质疑变成加油打气,还有网友主动帮忙转发最新通告。"
3. 实时互动的正确姿势
- 实时解答路线咨询的弹幕值班员
- 恶劣天气下的短视频安全提醒
- 突发事件的第一视角直播
四、文化传播的轻量化表达
河南博物院把文物讲解做成15秒小剧场,让青铜器自己"开口说话"。研究员王老师笑道:"有个唐代陶俑的短视频被改编成大学生早八表情包,反而吸引更多年轻人来看实物。"
4. 知识输出的趣味转型
- 苏州评弹与流行音乐的remix版本
- 故宫角楼咖啡的饮品制作vlog
- 非遗传承人的挑战赛教学
五、商业变现的72变
在丽江古城,穿着民族服装的老板娘们自发组成"短视频带货联盟"。卖银饰的阿香姐说:"现在客人都是刷视频找过来的,我教他们摆摊的短视频拍法,大家互相带流量。"
5. 本地商户的流量共享
- 民宿主理人之间的账号互推
- 特产店铺的沉浸式制作视频
- 包车服务的实时路线直播
夜间的凤凰古城,吊脚楼的灯光倒映在沱江上,穿着苗家服饰的姑娘举着稳定器,正在教游客如何拍出网红同款镜头。河对岸的酒吧里,老板把今晚最精彩的驻唱片段剪成短视频,准备发到同城话题里吸引明天的新客人。这样的场景,正在每个旅游城市悄然生长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