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信活动:超市老板藏在手机里的赚钱密码
早上七点半,张阿姨的手机"叮"的一声响。她揉着眼睛摸过手机,屏幕上跳出一条消息:"鲜到货!本地老农现摘草莓,前50名顾客买1斤送半斤,王记超市等您来尝鲜~"十分钟后,穿着碎花睡衣的张阿姨已经出现在超市生鲜区。
一、短信为什么能成为超市的黄金通道
当我们在研究某连锁超市2022年营销数据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使用短信营销的门店,每月客单价平均高出23元。店长李大姐说:"以前在门口贴海报,现在直接发到顾客手里,就像把菜市场搬进了居民楼。"
营销方式 | 触达率 | 转化率 | 成本/单客 |
短信营销 | 98% | 18-25% | 0.15元 |
社交平台广告 | 30-45% | 3-8% | 1.2元 |
1. 会说话的促销单
城西好邻居超市做过测试:同一款食用油,在店内堆头促销的转化率是7%,而通过短信提醒老顾客的转化率达到31%。收银员小王说:"很多叔叔阿姨来结账时,手机界面还停留在我们的促销短信页面。"
二、四个让短信开口卖货的秘诀
在观察了20家超市的营销案例后,我们整理出这些实用技巧:
- 时间魔法:生鲜类短信适合清晨6-7点发送,像闹钟一样唤醒买菜需求
- 温度计效应:气温每升高5℃,冷饮促销短信的点击率就提升12%
- 地址小心机:标注"距您1.2公里门店有货"的短信,到店率提升40%
2. 会员专享的仪式感
永辉超市的生日短信是个经典案例:"王阿姨,今天是您的专属日!持本短信可任选1件商品享会员价再8折"。这种短信带来的客单价是普通日的2.3倍,还带动了关联商品销售。
短信类型 | 平均响应时间 | 连带购买率 |
单品促销 | 4.2小时 | 1.8件 |
会员专属 | 1.5小时 | 3.5件 |
三、藏在短信里的行为密码
华润万家做过一个有趣实验:给不同消费频次的顾客发送差异化短信。给月消费4次以上的顾客发"您常买的金龙鱼大米明天特价",给新顾客发"首次到店可领20元生鲜券"。结果老顾客的到店率提升27%,新顾客转化率增加41%。
- 高频顾客:侧重库存产品和积分兑换
- 低频顾客:主打新品尝鲜和到店礼
- 流失顾客:用"好久不见"专属优惠唤醒
住在朝阳区的李大爷说:"上周收到超市短信说我的积分能换两斤鸡蛋,本来没打算出门,这不就专门跑了一趟。"结账时他顺便买了促销的芝麻酱和时令蔬菜,客单价超出预期63元。
3. 天气预报式营销
物美超市的智能系统会结合天气预报发短信:"明天气温骤降,火锅食材全场8折!羊肉卷、菌菇拼盘、芝麻酱已备齐"。这类短信的转化率比常规促销高58%,还减少了生鲜损耗。
四、避开这些短信营销的坑
走访中我们发现,有些超市的短信反而惹人烦。比如一天发3条促销信息的,或者总在午休时间发送的。某社区超市老板老周说:"后来我们改成每周二、周五上午发,配合顾客的采购节奏,效果反而更好。"
清华大学零售研究中心有个发现:带具体时间的短信转化率比模糊表述高2倍。比如"今日16:00新鲜到货的基围虾"比"新鲜基围虾到货"更能刺激即时消费。
超市的灯光依然明亮,收银台的扫码声此起彼伏。而那条躺在顾客手机里的短信,正在悄悄改变着货架上的商品流转速度。或许明天清晨,又会有新的促销短信化作顾客手中的购物袋,在晨光中晃晃悠悠地走回家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