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地求生是最早的游戏吗?这事儿得从半个世纪前说起
凌晨3点,我盯着Steam库里吃灰的《绝地求生》突然想到——这玩意儿算不算游戏界的老祖宗?毕竟现在满大街都是"大逃杀"模式,连我妈都在玩《和平精英》。但要说"最早"这事儿吧,得先扒开我大学时在二手市场淘的那台雅达利2600聊聊...
一、游戏史前文明:比俄罗斯方块还早的"像素打架"
1972年,美国物理实验室里有个叫《Pong》的电子乒乓球游戏,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开山鼻祖。当时街机厅里投币玩的都是这种:
- 两根白色长条当球拍
- 一个闪烁的方块当球
- 记分牌数字超过11就死机
对比现在《绝地求生》里8x8公里的地图,当年这画质相当于用Excel表格打架。但你要说这不是游戏?我爷爷现在还会用手机玩复刻版呢。
1.1 雅达利的"吃鸡"雏形
1982年有个叫《Combat》的游戏,两台坦克在迷宫里互轰,最后活下来的算赢——这不就是原始版大逃杀?只不过当时技术限制:
要素 | Combat(1982) | 绝地求生(2017) |
参与人数 | 2人 | 100人 |
地图机制 | 固定迷宫 | 动态缩圈 |
获胜奖励 | 电视屏幕闪两下 | 金色平底锅皮肤 |
你看,核心玩法其实三十多年前就有了,只是当年我家14寸大脑袋电视机根本带不动100人同屏。
二、大逃杀模式的"变异史"
2000年我在网吧玩《CS1.5》时,有个叫"雪地生存"的MOD,8个人抢唯一的重型机枪——这应该算现代吃鸡的基因突变体。但真正把规则定下来的,是2012年日本电影《大逃杀》启发的《武装突袭2》MOD。
记得第一次玩这个MOD时:
- 地图是手工拼的草稿纸大小
- 毒圈要管理员用语音喊"现在开始缩圈"
- 空投箱是队友假装NPC扔的烟盒
后来《DayZ》《H1Z1》把这些规则慢慢完善,等到《绝地求生》2017年上线时,其实已经迭代了至少五代玩法。就像我姥姥总说新买的智能手机不好用,她不知道这玩意儿从大哥大时代就开始进化了。
2.1 为什么感觉PUBG是鼻祖?
三个原因让很多人产生错觉:
- 命名权:蓝洞直接用了"Battle Royale"这个电影原名
- 破圈效应:王思聪等主播带火了"吃鸡"这个梗
- 手游降维打击:《和平精英》让三四线城市大爷都知道了
但根据《电子游戏发展史》这本学术著作考证,类似机制最早能追溯到1990年的《炸弹人》对战模式——虽然那会儿缩圈是用炸弹逼走位。
三、游戏界的"发明权"之谜
就像争论谁先发明了灯泡(爱迪生其实改良了50年前的设计),游戏史上太多"原创争议":
- 《我的世界》沙盒玩法?1984年《Elite》就有了
- 《英雄联盟》推塔机制?1998年《星际争霸》自定义地图就在玩
- 《动物森友会》的实时时钟?1996年《牧场物语》早用过了
凌晨四点翻着维基百科编辑记录,发现2009年《Minecraft》社区就有玩家搭建过大逃杀服务器,比《武装突袭》MOD还早三年。但当时没人想到申请专利——毕竟那会儿大家都在担心千年虫问题。
咖啡喝到第五杯突然想通:游戏发展就像我家楼下那棵老槐树,你以为的新芽可能连着三十年前的根。《绝地求生》确实让大逃杀模式枝繁叶茂,但地底下的游戏史,随便挖一铲子都是上世纪的老树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