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了么新店活动攻略:如何用数据抓住顾客的胃
刚在饿了么开店的张老板最近有点愁,看着平台上花花绿绿的满减活动,自己设置的"新客立减3元"就像扔进黄浦江的小石子。直到上个月参加平台培训,才明白原来隔壁老王炸鸡店天天爆单的秘密,都藏在手机后台那堆数字里。
一、先得知道顾客爱吃什么
打开饿了么商家版后台,在「经营分析」-「商品分析」里能看到个神奇数据:某款黄焖鸡明明销量普通,但详情页浏览量稳居前三。原来很多年轻顾客被图片吸引进来,看到28元定价又默默退出——这就是典型的流量陷阱。
菜品名称 | 浏览量 | 下单转化率 | 实际售价 |
招牌黄焖鸡 | 1289次 | 5.2% | 28元 |
秘制排骨饭 | 867次 | 12.8% | 23元 |
1.1 读懂三个黄金指标
- 曝光转化率:每100次展示能带来多少点击
- 进店转化率:看到店铺封面的人有多少愿意进门
- 下单转化率:逛完店铺的顾客最终会不会掏腰包
二、给活动装上数据导航
上周试水新活动,把"满40减5"改成"任选2件减8元",订单量当天涨了37%。秘密就在「营销中心」-「活动效果」里的客单价变化曲线——原来附近写字楼的白领更爱灵活搭配。
2.1 避开活动设计的坑
- 新客专享券发放后3日使用率<15%,说明优惠力度不够诱人
- 晚间时段的折扣活动参与度比午间高18%,但客单价低23%
- 设置套餐的店铺收藏率比单点店铺高41%
活动类型 | 平均参与率 | 客单价提升 | 复购率 |
满减活动 | 68% | +9元 | 22% |
折扣商品 | 53% | -3元 | 18% |
三、像追剧一样追数据
现在每天早上看数据成了张老板的新习惯。上周二突然发现11点订单量异常下跌,调出「时段分析」才发现,竞争对手在10:45启动了限时秒杀。第二天立即设置10:30-11:00的早鸟优惠,硬是把低谷时段做成了小高峰。
3.1 必须每天关注的5个数据
- 实时订单量波动曲线
- 新老客比例变化
- 热销菜品TOP3
- 配送范围异常订单
- 活动ROI(投入产出比)
窗外飘来排骨饭的香气,张老板在后台调整着明天的限时套餐。订单提示音叮咚作响,就像小时候外婆家的门铃声——那是顾客用脚投票的声音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