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在迷你世界里造宫殿的"帝津小老头",到底什么来头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两点半,我蹲在迷你世界联机大厅里,盯着屏幕上那个顶着"帝津小老头"ID的玩家。这家伙最近三个月突然冒出来,建的仿古建筑让整个国服建筑师圈子炸了锅——飞檐翘角分毫不差,连斗拱的榫卯结构都用彩色羊毛块还原出来了。

一、从菜鸟到建筑狂魔的180天

翻他早期的作品存档简直像在看施工事故现场:

  • 第1周:用砂岩搭的火柴盒房子,门口还立着"豪宅"的告示牌
  • 第30天:尝试做悬空阁楼结果塌方,整个直播间观众看着他被埋
  • 第90天:突然开始发故宫角楼建模过程,榫卯误差控制在3个像素内

最邪门的是这人的学习曲线。普通玩家要练半年的斜屋顶技巧,他两周就玩出了七种不同坡度的瓦片排列方案。去年冬天那会儿,有人看见他凌晨四点还在测试不同材质的反光效果。

迷你世界帝津小老头

时间节点 突破性作品 使用方块数
2023.11 1:1苏州园林模型 28,769
2024.01 动态水车系统 41,202
2024.03 可开合应县木塔 63,551

二、藏在建筑细节里的强迫症

上个月他复刻祈年殿的时候,非要用淡蓝色玻璃板做藻井。直播录像里能听见他嘀咕:"清代用的是青金石蓝,但明代原装应该是更浅的..."结果硬是拆了重做了三次。这种细节控表现在:

  • 台阶永远做成单数——因为"故宫太和殿就是九级"
  • 柱子直径必是5的倍数,说是"对应古建规制"
  • 连屋檐下的铜铃都按真实比例调过重量参数

有次他建福建土楼,为了找夯土墙的质感,把二十多种土色方块全试了一遍。最后选中的是陶瓦+红沙+棕色混凝土的混合方案,远看居然真有风吹日晒的颗粒感。

迷你世界帝津小老头

三、凌晨三点的建筑实验室

跟他联机过的玩家说,这人背包永远整整齐齐:

  • 第一格永远是白色混凝土(当测绘基准点)
  • 快捷栏第7格固定放脚手架
  • 木材按颜色深浅从右往左排

最夸张的是他那个"失败作品博物馆",存着三百多个半成品:歪掉的塔刹、比例失调的垂花门、重心算错倒塌的钟楼...每个都标着失败原因。有段录像拍到他测试穹顶承重,连续塌了十七次还在改支撑结构。

那些令人发指的精度标准

他自创的5像素验证法:站在建筑对角线上后退5个方块距离,所有轮廓线必须保持横平竖直。为了达到这个标准,建太和殿那会儿调整了整整两天屋脊曲线。

迷你世界帝津小老头

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凌晨的联机房里,总有人守着"帝津小老头"的建造直播了吧?这家伙把方块玩成了榫卯,让数据变成了斗拱。上次他悄悄跟我说,接下来要挑战不用任何插件还原佛光寺东大殿——得,今晚的睡眠时间又泡汤了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