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冰活动有哪些常见类型?这6种方法让你团建不冷场
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:新同事见面不知道聊啥,团建活动刚开始大家低头玩手机,培训课学员之间像陌生人…这时候要是能有个「破冰神器」就好了!作为从业8年的活动策划师,我把压箱底的破冰秘籍整理成这份指南,保证让尴尬瞬间蒸发。
一、游戏互动类:笑声是最快溶解剂
上周给科技公司做新人培训时,我们玩了「人体拷贝」:第一个人用后背写数字,后面的人依次传递。刚开始大家还拘谨,当某位工程师把"6"传成"9"时,全场笑到肚子疼。这类游戏有3个黄金法则:
- 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
- 需要肢体接触但不过分亲密
- 设置无伤大雅的惩罚机制
1.1 经典动作接龙
前年给幼儿园教师培训时设计的改良版:第一个人拍手三下,第二个人要重复动作并新增拍肩动作,依此类推。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,能快速暴露团队中的观察者与领导者。
1.2 物品故事接龙
去年在创业孵化器用过这招:随手拿支马克笔当「故事主角」,每人续编30秒情节。有位投资人把普通马克笔编成「签下十亿合同的幸运笔」,当场就有创业者要来借笔用。
二、话题讨论类:找到共同语言点
记得给银行做中层团建时,我们设计了「职场生存卡牌」:每人抽3张写有真实职场困境的卡片,比如「跨部门沟通受阻怎么办」。讨论时有个支行行长分享的解决方案,后来被总行采纳推广。
活动类型 | 适合人数 | 时间需求 | 亲密指数 |
游戏互动类 | 5-30人 | 15-30分钟 | ★★★★☆ |
话题讨论类 | 8-20人 | 30-45分钟 | ★★★☆☆ |
三、合作任务类:制造共同记忆
上个月给设计公司做的「盲建高塔」很有意思:两人一组,一人蒙眼搭建积木,另一人只能用语提示。有组搭档创下2分钟搭17层的记录,后来他们工作中配合效率真的提高了40%。
3.1 限时挑战赛
给互联网公司做的「代码拼图」:把简单程序拆成10个片段,各组要在20分钟内复原。有组00后实习生用外卖系统代码拼出爱心图案,把技术总监都萌到了。
四、角色互换类:换个角度看世界
去年给医院做的「岗位体验日」超成功:行政人员跟着护士查房,医生尝试做病案统计。护理部主任说「现在他们报销单填错我都耐心教,毕竟自己体验过手忙脚乱」。
五、创意展示类:让个性发光
给广告公司设计的「六色帽子」很有创意:每人选不同颜色帽子代表创意方向,红帽负责天马行空,黑帽负责风险评估。有个文案戴着紫色帽子当场rap提案,客户当场签单。
六、记忆唤醒类:寻找情感共鸣
给老年大学做的「时光留声机」让我眼眶发热:大家带来老物件,有位阿姨的搪瓷缸上印着「先进生产者」,她说起年轻时在纺织厂三班倒的故事,整个班级自发鼓掌三分钟。
这些方法在我经手的237场活动中反复验证过效果。关键要像厨师调味那样,根据团队特性搭配不同「破冰配方」。比如销售团队适合刺激的竞技游戏,研发团队偏爱烧脑的解密任务,而管理层则倾向深度话题探讨。试着在茶水间放个「每日一问」白板,昨天看到的问题是「如果变成动物你想当什么?为什么?」,已经有二十多条有趣回答了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