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和邻居老张喝茶时,他提到最近买房差点被中介骗走身份证复印件,这事儿让我想起菜市场王阿姨上个月网购被钓鱼网站坑了2000块。数字化时代,咱们普通人在租房、网购、签合同这些日常民事活动中,稍不留神就可能变成"透明人"。别以为数据泄露离我们很远——去年某快递公司泄露的百万条个人信息,现在黑市上50块钱就能买到全套资料。
一、你的数字身份比钱包更需要保护
上周陪表弟去二手车市场,车商开口就要他的社保记录和银行流水。这些敏感数据组合就像拼图,单独一块可能没用,但凑齐就能复制出个"数字双胞胎"。常见的敏感信息可分为三类:
身份凭证类:身份证正反面、指纹、人脸信息
财产信息类:银行卡号、交易记录、不动产证明
行为轨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