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跟着老张去参加考古体验营,看他拿着小刷子清理陶片时手都在抖,嘴里还念叨"这可是两千年前的老祖宗饭碗啊"。我突然意识到,如果不知道手里物件背后的故事,就算挖到再珍贵的文物,也不过是完成了一份"泥土搬运工"的活计。
为什么说历史背景是考古的指南针
记得去年洛阳工地出土的青铜酒器吗?当时有志愿者以为是祭祀用品,差点用现代清洗剂处理。幸亏带队教授及时阻止:"这是西周贵族的日常酒具,表面铜绿恰恰是判定年代的关键证据。"
避免误判文物属性:南京明城墙砖上的指纹,起初被当作工匠无意留下的,直到比对文献才发现是质量追责制...